製作白茶的技術
製作白茶的技術是所有製茶技術中最自然,加工最少的一種,更接近原始狀態。在微弱的陽光下或在通風良好且光線充足的房間內將新鮮茶葉攤在竹涼蓆上,讓它自然地枯萎。當它乾燥70%-80%時,再用文火慢慢烘乾乾燥。
最著名的白茶是白牡丹和白毫銀針。用肥壯的茶芽製作而成的白茶,稱為白毫銀針。它因其滿身披毫,銀光閃閃,外形似針而得名。它以單芽為原料,採用白茶技術加工而成。而另外一種白茶,以單芽和兩片葉子為原料,經白茶技術加工製作而成,則被稱為“白牡丹”。
白茶的沖泡
簡單地說,當沖泡白茶時,建議每150ml熱水加入3g至5g茶葉。熱水的溫度應控制在90°C至100°C的範圍內。之後將茶湯倒入茶杯中即可飲用。沖泡白茶的首選容器是玻璃杯或蓋碗。
使用蓋碗:
- 燙杯
- 在120毫升蓋碗中加入5克茶葉
- 用90°C的熱水倒入蓋碗(不要將熱水直接倒在茶葉上。熱水應沿著杯壁緩緩注入,這不僅可以避免損壞茶葉的外形,還可以防止白毫的脫落。)
- 洗茶。指確保每一片茶葉都得到充分的浸潤後,立即把洗茶的茶水倒掉。
- 注入熱水
- 浸泡茶約1-2分鐘(根據不同的茶和注入的次數,注入時間會有很大差異)
- 將茶水倒入公平杯中
- 將茶水平均分配到每個品茗杯中
- 上茶
使用玻璃杯:
- 燙杯
- 投入3-4克茶葉
- 注入90°C的熱水,約玻璃杯的三分之一滿(不要將熱水直接倒在茶葉上。熱水應沿著杯壁緩緩注入,這不僅可以避免損壞茶葉的外形,還可以防止白毫的脫落。)
- 傾斜玻璃杯,慢慢旋轉兩次,確保每個茶葉被熱水浸潤
- 用高衝法,按同一方向衝入熱水。注入的水量七分滿即可。
- 浸泡茶約5-6分鐘
- 品嚐
- 留三分之一的茶水再續杯
- 重複3次
白茶的保存
儲存白茶有五個關鍵條件:
- 避免陽光直射。如果白茶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茶葉中所含的成分會被分解,這不僅僅會使白茶的營養價值消失,還會降低白茶的味道和質量。
- 保持乾燥,密封良好。為了防止白茶變質或霉變,免於潮濕,良好的密封環境很重要。因此,儲存白茶的時候應避免使用那些具有良好透氣性的容器,如砂鍋容器(具有雙孔結構)或能夠吸收空氣中水氣的陶罐容器。此外,為了避免潮濕天氣的影響,不建議將茶儲存容器直接堆放在牆腳邊或放在地上。
- 保持室溫。雖然白茶不需要冷藏且適宜的儲存溫度範圍為0°C至30°C,但由於巨大的溫差並不適合儲存白茶,因此也應避免使用製冷器或者取暖器。
- 避免雜味的侵擾。因為茶葉可以很容易地吸收不同種類的氣味;因此,儲存茶葉時應避免任何雜味。
- 儲存茶葉時應分開存放不同的茶。比如白茶應與普洱分開儲存。